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开幕

  1988年5月18日,第六届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在日本大阪开幕。会议将讨论太平洋经济合作和发展前景等问题。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以下简称“太经合”)是80年代初在太平洋地区形成的一个半官方的、松散的、论坛式的重要经济合作组织。其宗旨是在自由和开放经济交流的基础上,本着伙伴关系、公平和互相尊重的精神,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咨询和进行协调。

  1980年9月,在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和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的共同创议下,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主持在堪培拉召开了当时名为“太平洋共同体讨论会”,后在第三届“太经合”大会上把这次讨论会正式定名为“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的第一届大会,标志着该组织的成立。第二届大会于1982年6月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第三届大会于1983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第四届大会于1985年4月在南朝鲜汉城举行。第五届大会于1986年1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中国于1986年9月作为正式成员参加“太经合”组织,并于11月首次派代表出席第五届大会。1987年6月4日,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到第六次会议止,“太经合”的正式成员有15个:中国、中国台北、东盟6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太平洋岛国(作为一个整体)、南朝鲜。

  “太经合”的组织结构分5个部分: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小组,协调小组,各成员国(地区)的成员委员会。大会每隔1至2年轮流在各成员国和地区召开一次。在大会期间和大会前后不定期举行常务委员会和协调小组会议。各专题小组负责主管领域的实际工作,主要是在会议期间召开专题会议,并在大会休会以后,分别在不同成员国(地区)举行会议。

在线工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