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久而不闻其臭”

【分类】环境
【答案】俗话说,“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理上说有几分道理
异臭是指能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不愉快的臭气
人们突煞闻到异臭时,会产生反射性抑制吸气,使呼吸次数减少,深度变浅,甚至暂时停止呼吸
经常接触异臭会使人厌食、呕吐、消化功能减退
长期受到一种或几种低浓度异臭物质的刺激,会引起嗅觉脱失、嗅觉疲劳等障碍,以致“久而不闻其臭”
但脑神经不断受刺激,最后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调节功能失调
异臭物污染严重时,使人精神烦躁不安,无精打采,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减低,判断力和记忆力下降
异臭物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低级脂肪酸、烷、烯烃类、醛、铜类等
日本恶臭防止施行令中提出氮、甲硫醇、硫化氢、二甲硫和三甲胺等5种,有的地方还增加二甲二硫、乙醛和苯乙烯
要引起人异臭的感觉,必须有异臭物分子吸入鼻腔,到达鼻腔上部的嗅膜,刺激嗅觉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经嗅膜,刺激嗅觉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入大脑才能产生
一般讲,气体、蒸汽可成为嗅觉感受器的刺激物,而固体、液体粒子要在气相中成为气溶胶、雾,才可能成为嗅觉感受器的刺激物
但固体、液体物质可挥发成气态分子
沸点低的物质,挥发性高,会有较多的气态分子被吸入,刺激感受器引起嗅觉
人类对有些气体,在不同深度下有不同的感觉
例如硫化氢在较低浓度时有腐卵臭,但在接近致死浓度时,反而闻不出臭气
进入在高浓度硫化氢的池、窑而引起死亡的事故屡有报道,应该特别注意
有些气体的存在,会改变人们对另一种气体的嗅觉阈
例如吸烟时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乙烯酮,可使人们对臭氧的嗅觉阈提高,因而吸烟者在臭氧环境中工作,就会失去对臭氧的警觉
人们对臭气的反应各有很大差异
有的非常敏感,有的比较迟钝
通常对气体的嗅觉可桕差20倍,甚至更多

在线工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