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必须就地就近抢救

【分类】生理卫生
【答案】一听说“心肌梗塞”大家都会不寒而栗
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急、病情重、合并症多,是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住院病死率高达30~40%,一部分病人来不及送医院或在途中就已死亡
搬动病人是促进死亡的主要原因,必须就地就近抢救,就是住进了医院也要卧床6~8周才能脱离危险
为什么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经不起搬动呢?
这还要从它的病理机制谈起
患这种病的人,心脏的冠状动脉多已严重地粥样硬化,一旦大的分支内形成血栓或痉挛时间较长就会发生闭塞,而使这支血管供血区内血流断绝,心肌大片地凝固坏死,继而软化、分解、心室壁变薄,就会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
首先,由于大片心肌坏死,心脏搏动减弱,心搏出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发生休克
休克反过来又加重了心脏缺血形成恶性循环
此时搬动病人,一会加重心脏负担,二会增加身体耗氧量,从而加剧休克,发生急死
其次,由于心肌的软弱,病人可以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甚至肺水肿,继发右心衰竭
搬动病人增加心脏负担,当然会伲进心力衰竭的发生而加速死亡
再次,急性心肌梗塞往往会直接侵害心肌兴奋传导系统,80%以上病人并发心律失常
严重的室性早搏、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阻滞都能使病人急死
而搬动病人会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第四,搬动病人会促使心脏附壁血栓脱落,随血流堵塞重要脏器的血管,发生脑血栓、使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从而促进急死
最后,心肌梗死面积较大时,心肌软化心室壁变薄,可以在心室腔内压的影响下显著地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
继而发生室间隔穿子L、乳头肌腱索断裂甚至于心脏破裂
搬动病人即可促进其发生而急死.急性心肌梗塞如此凶险,在家里是无法抢救的,必须送进医院
然而,搬动病人又是那么危险,真让医生担心
只好在病人家里做了可能和必要的急救之后,在给予吸氧和静脉点滴急需药物的同时,小心搬动病人,用救护车运送到就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心跳骤停的人还能救活吗?一般说“心脏停止跳动”标识着人的死亡
国外有些学者认为:“心脏停跳6分钟将不可能完全恢复清醒,心脏停跳10分钟可以不必抢救”
但是,国内外都有成功地救活停搏10分钟以上的报告
我国就曾有心跳停止18分钟和25分钟抢救成功的报告,冲破了传统观念,在医学史上创造了奇迹
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末期的心脏停跳是难以抢救的;但是,电击、溺水、创伤、手术及麻醉意外等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只要及时抢救,救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心脏骤停时,病人突然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摸不到脉搏、听不到心音,稍后瞳孔就会散大、反射消失,继而呼吸停止——心电图上“拉直线”或有细颤波形
如果此时开胸做心脏按压,就会看到心脏呈紫色,紧张度很低,处于完全静止或有极细微颤动的状态
109

在线工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