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艾滋病被公认为“20世纪的瘟疫”

【分类】生理卫生
【答案】自1978年在美国纽约发现第1例艾滋病人后,短短十几年时间,艾滋病已波及世界各大洲的142个国家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目前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已达600万
在1990年第六届“艾滋病国际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基赖尼向出席会议的近万名代表发出警告说:“我们再不能把艾滋病看成是仅威胁某些种族而非所有种族,仅威胁男性而不威胁女性和儿童的疾病了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艾滋病的威胁
”由于艾滋病传播迅速,一经确诊,80%的患者于2年内死亡,很少有存活超过5年者,因此被世人喻为“20世纪的新鼠疫”和“超级癌症”等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卫生部门都对艾滋病采取了周密的防范措施,但是艾滋病仍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土传播
请看一组美国有关艾滋病情况的数字报告:1978年发现第1例,1982年,747例;1983年,2124例;1984年,4569例;1985年,8406例;1986年,29003例
到1990年美国大约有1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已有13.6万患者,其中8.3万人已经死亡,比在越南战争和朝鲜战场上丧生的美军总数还多
在非洲大陆,艾滋病无异于原子弹爆炸,它已成为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男性因病死亡者的首要病因
在马拉维,每1000名婴儿中就有几名因艾滋病丧生
尤其令人忧虑的是,目前世界上感染艾滋病毒的600万人中,将近200万是妇女
这些妇女大都处于生育年龄,而全世界新生儿受艾滋病毒感染人数已达20万
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到本世纪末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将达到2000万
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瞬间,几乎都在同成千上万形形色色的病毒和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打交道
人们之所以仍能健康地生存着,是因为人体有一套完整的防御系统,保护着身体免遭损害
这种保护性系统及保护性反应,在医学上叫做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
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有T细胞、B细胞、K细胞等;一类是巨噬细胞以及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粒细胞等
艾滋病毒的全称为“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它对人体T细胞有亲和力,人感染了这种病毒后,它就附着在T细胞表面的受体上进行复制(繁殖),并进入T细胞内
复制后的病毒又释放到血液里,去寻找新的T细胞
而原来受感染的T细胞则形成融合细胞,失去了免疫功能,并迅速走向死亡,最终导致T细胞数量减少
T细胞循坏于血液和淋巴液等各种体液中,也游走于组织和细胞间隙中,担负着病原菌、病毒、癌变细胞等致病因素的发现、攻击、排斥和组织围剿等工作,是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控制和调解者,是免疫“司令员”
机体一旦遭到艾滋病毒的侵犯,则其防御系统会因“指挥”失灵而受到破坏,由于细胞免疫缺陷而导致机体综合免疫反应能力的减弱或丧失,导致机体极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和各种恶性肿瘤
虽然有不少后因素如许多病毒及细菌感染、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线等,都可以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和继发感染
但都远没有艾滋病那么严重,因为它是一种不可逆的细胞免疫缺陷
因此它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的医学全称)的疾病
这也是一直令整个世界医学界头痛、令全人类恐慌,被称做“20世纪的瘟疫”的最根本原因

在线工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