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长江里的“石鱼”出水兆丰年

【分类】地球
【答案】碑林都是竖立在陆地上,唯有四川省涪陵城北的“臼鹤梁”刻有石鱼14尾,文字石刻163幅的碑林匿于水中
碑林中有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楷、隶、行、草各种笔体的字迹3万多字,还有栩栩如生的碴、白鹤、弥勒佛等
它像一卷宏伟的历史,记录了从唐代至现代1200多年间重大沿革和长江上游发生的几十次枯水水文数据,成为极其珍贵的社会变革和水文变化史料
从梁上保存下来的题刻统计看,大约每隔10年“石鱼”大现一次,而每次大现之年,年年都获丰收
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可以用现代气象科学来解释它
原来,石刻鲤鱼是用来做长江枯水位固定观测标记的,它的出没与青藏高原的雪线高低和当年降雨量大小这些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
而“石鱼”出水大现的年头,雨量适宜,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可谓风调雨顺之年
把“石鱼”作为古代的“水尺零点”
沿用至今,是劳动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也是长江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水文站

在线工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