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同家长疏远了

【分类】生理卫生
【答案】不少孩子进入初中后,性情和兴趣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他们常常要求自己有一个小房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小环境,既做书房,又做卧室,单独生活,设法自己专用一个柜子或书桌、抽屉,并上锁保密,不许别人动;否则引起情绪反感和焦虑
对家长处处留一手,不讲知心话,保持一定心理距离,跟老师也一样保持“防备心理”
进入青春期后部分青少年出现对外界和他人(父母、教师)的孤独和疏远、抵触和猜疑以及自我感受等心理变化,谓之“闭锁心理”或“孤独心理”,这些孩子自己写的日记,不愿给别人看;心爱的东西,不许别人碰;对父母保持一定心理距离
如果父母翻动了他们的抽屉和日记,则其心理反应强烈,会采取更为隐蔽的做法
他们离群索居,像生活在孤岛上一样,不主动与人联系;总抱怨别人对自己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不关心
部分女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
这是青春期特殊心理状态,基本属离乳期心理反映
自我意识发展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也是其重要原因
这些孩子对外界事物有独特见解,希望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环境),常用幻想代替现实
这就更加重了闭锁心理状态
但实际上他们无法在经济上、生活上完全摆脱长辈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矛盾和情绪烦恼,他们因此而采取消极的闭锁心理方式企图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他们性意识萌芽,带来心理上的新的振荡和欲求,而社会道德规范又不允许这种心理发展,他们难以向人们尽吐衷肠,导致闭锁心理状态,不少中学生只能在日记中向自己倾吐内心的秘密
闭锁心理不利于社会化的心理发展,无法协调人际关系、接受社会信息、扩大视野和知识面,也不利于个性化发展和顺利地完成心理离乳,容易产生心理变态和心理疾病
青少年期的常见心理疾病——早期精神分裂症也有类似闭锁心理的表现,应警惕之.早期精神分裂症,是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疾病,其表现与闭锁心理相类似,必须注意区别二者——严重而持久的孤独的表现,或一反常态的自闭心理,是早期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对早期精神分裂症,必须争取旱期诊断,早期治疗
青春期闭锁心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害较大,必须积极地加以纠正,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自我纠正:正确对待幻想,要充分认识到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只有加速自身社会化进程,才能求得与整个社会和谐一致;社会不允许存在个体与客观分裂的真空状态;不能用不切135实际的幻想代替现实,而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实现与社会同化的正确人生转变.2.敞开心扉,坦露自己:教育青少年不要老是抱怨他人对自己不理解、不关心
理解的前提是坦率,青年人应心胸坦荡,有话就说,直抒胸臆,取得人们的理解;一味沉默和孤独,只会加重对别人的猜疑,扩大自己与社会的距离
3.多交朋友,使兴趣多样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活动,深入社会

在线工具导航